对于猕猴桃种植者来说,最怕的就是猕猴桃溃疡病。猕猴桃溃疡病,等到见症治症,损失必然已经形成,不仅当年的果子长不好,甚至会死树。最近小编也接到咨询电话,很多‘红阳’品种的种植户,发现猕猴桃树流红水了,没办法只能看见一棵刨一棵,前仆后继毁园的很多。今天就主要针对猕猴桃上病的原因进行分析。
1、选址问题(海拔、坡向等)
海拔 猕猴桃一般在500-1800米都能种植,通常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纬度向北推进1°,气温下降0.7℃,海拔越高,纬度越偏北,气温越低,生长期越短,越易受冻害。同时若是在山头,无遮挡物,容易造成树干及叶片受强风吹打碰撞形成伤口,增加了感病几率。低洼地是猕猴桃种植的最好选择,例如四川的苍溪县、蒲江县就是天然种植猕猴桃的好地方,全年基本上没有溃疡病。
坡向 向阳坡发病重于背阳坡,南坡猕猴桃溃疡病重于东、西坡向,原因是向阳坡、南坡白天受光强度和日照时间分别高于背阳坡和东西坡向,树皮膨胀明显,夜晚温度下降后树皮受冷后收缩,昼夜温差大,造成猕猴桃生理适应性降低,树体易受冻害,从而降低抗病性。
2、品种问题
不同猕猴桃品种对溃疡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不同生育期的抗病性也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系品种比美味系发病重,例如‘红阳’猕猴桃容易上溃疡病,美味系中的‘海沃德’、‘秦美’、‘徐香’等抗病能力稍强,但是溃疡病的发生还受气候条件、栽培条件、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树龄
树龄越大,树势越弱,溃疡病的发病率越高,感病越严重。主要与树势及病原菌累积量有关。
4、环境因素
风害 大风危害,使嫩枝折断,叶片破碎,花、果、叶脱落,或使果实因风吹摆动擦伤,丧失商品价值;夏季湖北等地的热干风引起枝叶萎蔫,叶缘干枯反卷;冬季干冷风导致枝蔓失水,造成死芽甚至死树。风害引起伤口,加重溃疡病的发病几率。因此建园的时候必须考虑风害,避免在迎风的地方栽植。
冻害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的发生与冻害存在很大的关系。冬季应该做好防冻、防寒工作。冻害后容易在枝干上出现裂缝、翘皮的症状,加快溃疡病的发生。
降雨 雨水是溃疡病田间传播媒介,雨水多加重了菌量的繁殖。在春季低温与雨水的双重作用下,发病严重。
5、栽培管理
水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到位的园区,上溃疡病的几率低。猕猴桃是浅根性作物,栽植不宜过深;在平地建园的应深挖排水沟,做好排水工作;在丘陵地建园要注意水源灌溉条件建设;在山地建园的要控制好坡度;施肥不当,氮肥施用过多,有机肥施用不足,容易造成枝条中空、旺长,不利于养分的积累;抹芽方式不正确,伤口过大,消毒不及时,交叉感染;没有按照夏季重剪,冬季轻剪的修剪原则,做好通风透光工作;疏花疏果不及时,没有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冬季清园不彻底等,都会加快溃疡病的发生。
如果不慎得了溃疡病,怎么办?
潍坊奥丰提供治疗方案:
(1)涂抹或刷干:有流水(包括流红水和流白水)的,使用《溃腐灵》原液涂抹或刷干。用药范围大于病斑范围,涂抹2-5次,隔3-5天涂一次。(去年有溃疡的今年在萌芽前注意多刷干)
(2)灌根:对溃疡严重的病株,在涂抹或刷干的基础上同时采取灌根的办法,具体为:使用《青枯立克》100-300倍液+沃丰素600倍灌根1-2次,间隔7-10天,以灌透毛细根区为准。树小于3年一瓶10-20棵树;大于3年一瓶5-10棵树;老、弱势树一瓶3-5棵树。
(3)喷雾:萌芽前使用溃腐灵30-60倍枝干喷雾;如果萌芽了,可以用溃腐灵150-300倍喷雾2次,间隔7天左右。后期用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大蒜油1000倍周年喷雾,每次间隔7-10天。
中草药制剂具有两大优势:
1、解决疑难病害。中草药制剂从植物中提取,与作物亲和性强,能够在树体内上下传导,通过刷干、喷雾、灌根的方式,不仅能够杀灭表面的菌原,而且对树体内潜藏的病菌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2、果实口感好。中草药制剂能够促进次生代谢途径,产生风味性物质,果子口感好,表光好,价格肯定不会低。对于做有机种植的来说,这可是个好消息,潍坊奥丰的中草药制剂是经过南京国环的有机认证的,无毒无公害,周年使用效果更好,不会产生抗药性,广大果农朋友们放心使用吧。
水果溃疡病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只要是影响到树体健康的因素都会引发溃疡病。从多年来发病调查情况看,施肥偏氮、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及未经腐熟的生粪、使水果根系变色、根系衰弱,是水果溃疡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其发病病程为:
首先,应该是根部先表现出根系变色、根系衰弱。
其次,地上表现出溃疡病的症状。
再次,树体储藏营养的后效在促进枝条生长,普遍认为根系还好,在上面怎么施药都无济于事,关键是根部问题没有根除。
溃疡病菌致病力较弱。因此,其发生必须首先要有伤口的出现,如冻伤、雹伤、擦伤、剪口伤、裂皮等,溃疡病病菌才能从伤口侵入发病。
已经种植猕猴桃的农户,主要从提高栽培管理水平上来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栽培管理主要是分为灌溉、施肥、修剪、清园、预防冻害、防病害等几个方面:
灌溉 猕猴桃怕旱,不耐涝,如果连续下雨而排水不良,则使根部处于水淹状态,影响根的呼吸,时间长了根系组织腐烂,植株死亡。因此果园应修建完备的排、灌系统。
合理施肥 施肥种类上,多用有机肥,生物菌和中微量元素。土壤有机质不足,土壤中硼、磷元素缺乏等易造成病原菌侵染树体伤口而引起溃疡病。不要过多使用化肥,尤其是偏施氮肥,表面上看树长的较大,但是只能虚长条子,使得树皮虚、薄,枝条中空。由于有机肥肥效慢,施基肥的最佳时间为秋季落叶前1-2个月,春季长条阶段正好能够发挥肥效,若是冬季施肥,则促使夏季旺长,不利于长条和结果两者之间的营养平衡。有些地区的土质其实不太适合种植猕猴桃,但是已经种植的,就需要在施肥上下功夫了。施肥方式上,很多种植者施肥图省事,大水漫灌,施于浅表,这样导致根系上浮,根系过浅,直接导致树弱。
修剪 春季抹芽,夏季修剪控旺,适当培养结果母枝。依据树龄、树势、施肥条件等确定适宜负载量,合理负载培育健壮树势,增强抗病性。实行花前疏蕾(疏梢)、花期授粉、花后疏果定果。不要一味追求挂果量,收益固然重要,但是要讲究自然规律,否则就是杀鸡取卵。果树修剪后,注意保护剪口、锯口,可涂抹《奥力克-溃腐灵》,预防溃疡病菌侵染。
清园 将修剪的病枝、刮除树干粗老翘皮、病叶或病果清除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初侵染源,以免病害在果园扩展蔓延。
预防冻害、寒害、倒春寒 秋末冬初应采取防冻措施,如树干缠草、基部培土、树盘灌水,预防树体受冻,减少冻伤口,防止病菌入侵。冬末春初,进行树干涂白,防止晚霜冻和日灼,兼有杀菌、治虫等作用。
药剂防治
还没有建园的猕猴桃果农朋友们,可以从选址、选品种等进行选择。
选址 选用便于浇灌和排水的地块建园,猕猴桃适宜栽植于背风处,防止冬季的风害引起树皮冻害出现伤口,感染溃疡病。合理规划栽植密度,考虑通风透光性,减少病原菌的侵入、传播和危害。
品种 采用优良抗病品种防治溃疡病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要选用适宜当地生产的优良抗病品种,如徐香、海沃德、金魁、贵长等。发病重灾区要慎重发展易感病的*猕猴桃品种。避免*、美味混栽。
对于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需要坚持“早防重治,医养结合”的原则,总体防治要求是以培育健壮树势为重点,抓住秋季预防与春季治疗关键期,实行统防统治,全程防控。
治疗方案如下:
1、涂抹或刷干:有流水(包括流红水和流白水)的,使用《奥力克-溃腐灵》原液涂抹或刷干。用药范围大于病斑范围,涂抹2-5次,隔3-5天涂一次。(去年有溃疡的今年在萌芽前注意多刷干)
2、灌根:对溃疡严重的病株,在涂抹或刷干的基础上同时采取灌根的办法,具体为: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100-300倍液+《沃丰素》600倍灌根1-2次,间隔7-10天,以灌透毛细根区为准。
3、喷雾:萌芽前使用《奥力克-溃腐灵》30-60倍枝干喷雾;萌芽后,使用《奥力克-溃腐灵》150-300倍喷雾2次,间隔7天左右。后期用《奥力克-靓果安》300倍+《沃丰素》600倍+《大蒜油》1000倍周年喷雾,每次间隔7-10天。
成年树发病重于幼年树,粗放管理区重于精耕细作区,衰老树重于健壮树,多雨年份重于少雨年份,成片种植区重于隔离种植区,迎风带重于避风带,高寒区重于温暖区。
溃疡病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借风、雨、嫁接等活动进行近距离传播,并通过苗木。接穗的运输进行远距离传播。病菌主要是侵染树体营养较差的枝蔓、叶片和花蕾,引起花腐叶枯,严重时地上部分全部枯死。一般是从枝干传染到新稍、叶片、再从叶片传染到枝干。干枯落叶及土壤不具传染性。发病期风有利于传染和蔓延,一般可使病菌分散100-300m。
病害表现
黄褐色或锈红色。病菌能够侵染至木质部造成局部溃疡腐烂,影响养分的输送和吸收,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可环绕茎杆引起树体死亡。
(2)叶片:在新生叶片上呈现褪绿小点,水渍状,后发展成不规则形或多角形、褐色斑点,病斑周围有较宽的黄色晕圈。在连续低温阴雨的条件下,因病斑扩展很快,有时也不产生黄色晕圈。
(3)花:花蕾受害后不能张开,变褐枯死后脱落。受害轻的花蕾虽能开放,但速度较慢或不能完全开放,这样的花可能脱落也可能座果,但形成的果实较小,易脱落或成为畸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