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根腐病枯萎病在我国草莓产区多有发生。主要危害根部,由于根部受害,使植株黄矮,严重者植株枯死。
(1)为害症状:草莓枯萎病多在苗期或开花至收获期发病。发病初期心叶变为黄绿色或黄色,有的蜷缩呈波状产生畸形叶,病株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衰弱,在复叶中往往有1-2片小叶畸形或者变得狭小而硬化,且多发生在一侧。老叶呈紫红色萎蔫,叶片枯黄,最后全株枯死。受害轻的病株症状有时会消失,而被害植株的根冠部、叶柄、果梗维管束都变成褐色至黑褐色。轻病株结果减少。枯萎病与黄萎病症状相近,但枯萎病心叶黄化,蜷缩畸形,且主要发生在高温期。
(2)病菌通过病株和病土传播,主要以菌丝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中或未腐熟的带菌肥料及种子中越冬。病菌随草莓苗的分株、匍匐茎育苗进行传播扩散蔓延,当草莓移栽时,病菌从根部伤口侵入,在根茎维管束内进行繁殖、生长发育,形成小型分生孢子,并在导管中移动、增殖,通过堵塞维管束和分泌毒素,破坏植株正常疏导机能而引起萎蔫。
(3)防治方法
预防方案:
1、定植前蘸根消毒:青枯立克150倍液稀释进行蘸根。
2、缓苗期及坐果期(谢花10天左右)灌根或喷雾:
在缓苗期灌根1次、坐果期(一般谢花10天左右)连喷2次,
使用青枯立克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硅兑水30斤进行灌根或喷雾,
苗期喷雾使用大蒜油每30斤水加5-7ml。
控制方案:
青枯立克150-2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硅兑水30斤进行均匀灌根(同时喷雾效果更佳),3天1次,连用2-3次;病情控制后,转为预防。
备注:新棚区发现死棵,重点灌得病行和临近得病行的4-6行。老棚区因重茬严重,病原菌多,建议全部灌根2次。
?
2、定植深度
草莓是浅根系作物主要根群分布在20cm土层中,定植时将摘除老叶和坏死根的草莓苗心与土面一样平(深不埋心,浅不露根)。草莓苗定植过深,导致埋心,影响新叶伸展,透水、透气性差,严重时导致死亡。已经栽深的可以轻提苗子,注意这时候一定要控制力度,避免根系断裂减少成活率。同时用青枯立克150-300倍+地力旺300-500倍喷淋或者灌根,修复伤口,避免根腐的发生。同时补充营养物质,营养复壮株体,利于缓苗。还可以调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透气、透水性。
栽植过浅,根茎外露于地表,不宜产生新根,新茎被日晒,*引起秧苗干枯死亡。栽植时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3、水量过多
草莓既不抗旱、也不抗涝。吸水能力弱,对水分反应敏感,保证60%的土壤持水量即可。定植水应当天立即灌,可按每亩地青枯立克3-5瓶+地力旺3-5瓶冲施或滴灌即可不要贪多哦。缓苗水也是注意浇水量,浇水量过多不利于根系生长,还会造成沤根。
注意草莓定植后至缓苗结束前,切勿整理植株
此时新根刚生,根系较弱,整理植株*伤到根系,从而影响种苗生长;同时整理产生伤口易造成病菌虫害侵染,从而降低植株长势。若发现带病叶片,可用剪刀从叶柄2/3处剪断,不能直接劈掉叶片。并用喷雾中草药修复伤口,杀死病原菌。
这些你都注意了吗?